“互联网+”与创新2.0 加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发布时间: 2015-04-30 19:40:19 作者:IDC业务部经理 娄远健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导读】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的“关于智慧城市和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表述”的部分提到:“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互联网+和智慧城市在政府报告中的提出使 “互联网+”和“智慧城市”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密,并将产生深远影响。(日照市云计算中心 IDC业务部经理 娄远健)
用“互联网+”思维,推进智慧城市

在今年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并强调要发展“智慧城市”,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发展智慧城市,保护和传承历史、地域文化。智慧城市首次“亮相”国家层面的政府工作报告,意义非凡,而“互联网+”概念也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迎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一方面是智慧城市已上升至国家层面的新兴产业,另一方面“互联网+”首次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互联网+”和“智慧城市”之间的关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紧密。作为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互联网+”将更加形象地面向知识社会的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不断涌现的新生态。在“互联网+”行动计划的牵引下,全国各地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战略,加速推进当地的智慧城市建设。
那么,在推动“互联网+”落地之前,深入理解“互联网+”的深刻含义显得颇为重要。按照官方的解读来看,它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转型升级,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对此,业内人士在分析时认为,“互联网+”战略的首次亮相,来源于政府看到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几个互联网行业最热领域的重要性,将其上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使互联网成为水电煤一样的基础设施,成为提升实体经济生产力的重要工具,并希望互联网能为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服务。于是,伴随着国家提出的“互联网+”战略后,各地政府也迅速响应,借助“互联网+”主流趋势,着力推动智慧城市的各项智能应用落地。
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建设正全面铺开,数据显示,我国已将近300个城市提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目标,覆盖东、中、西部地区。在“互联网+”之风全面袭来时,我们不仅要借助“互联网+”顺风车,更重要的是应该融入新的发展内涵。智慧城市中的“智”是技术,“慧”是人,通过 “人机结合、人网结合、以人为主”,最终“集大成、成智慧”。从而让每一位民众全面感受到“互联网+”时代的智慧服务。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政府和企业该如何把握“互联网+”的大好机遇来共同推动智慧城市的进步和发展,无疑是一门大学问。“互联网+”不仅是做加法,它可能还要做减法、做乘法。它不止是物理融合,还要参与和促进化学反应,催生出效益更高、质量更好的新生态。换句话说,互联网+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既要全面整合也要促进融合,才能真正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改变人们的生活。可以说,“互联网+”正以自己独特的商业逻辑,改变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包括智慧城市。
“互联网+”是创新2.0时代互联网形态的演进,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
“互联网+”,实际上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互联网形态演进。“互联网+”作为智慧城市的本质特征将形塑面向知识社会的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推动形成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创新生态。“互联网+”的“+”,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也是思维、理念、模式上的“+”,其中以人为本,推动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与大众创业是重要的内容。而智慧城市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支撑、知识社会下一代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它基于全面透彻的感知、宽带泛在的互联网以及智能融合的应用,构建有利于创新涌现的制度环境与生态,实现以用户创新、开放创新、大众创新、协同创新为特征的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塑造城市公共价值并为生活其间的每一位市民创造独特价值,实现城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由此,“互联网+”也被认为是创新2.0时代智慧城市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形成创意涌现的智慧城市生态,从而进一步完善城市的管理与运行功能,实现更好的公共服务,让人们生活更便宜、出行更便利、环境更宜居。
智慧城市作为推动城镇化发展、解决超大城市病及城市群合理建设的新型城市形态,“互联网+”正是解决资源分配不合理,重新构造城市机构、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问题的利器。譬如在推动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基于互联网思维,搭建开放、互动、参与、融合的公共新型服务平台,通过互联网与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融合,推动传统行业的升级与转型,从而实现资源的统一协调与共享。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智慧城市正为互联网与行业产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应用土壤,一方面推动了传统行业升级转型,在遭遇资源瓶颈的形势下,为传统产业行业通过互联网思维及技术突破推进产业转型、优化产业结构提供了新的空间;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信息产业发展,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产业结合和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并催生了跨领域、融合性的新兴产业形态。
